星期六, 7月 11, 2015

靜心冥想曼陀羅創作


當我們靜下心來,透過絕佳的觀想力,什麼樣的畫面浮現出來了呢?當我們拜訪一個又一個心中的房間,在身體上、感受上,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了?


在介紹不同形式的曼陀羅創作時,曾經提到一位藝術家Kathy Klein,她在冥想之後,使用大自然的素材,排出了充滿生命力的曼陀羅,一幅幅展現生命能量的圓,令人感到相當驚豔!靜心冥想,漸漸形成一種探索心靈的風潮,對於人類心理的瞭解,從「透過頭腦研究頭腦」至今發展為「透過關照覺知頭腦(心智)」。

我們可以回顧這樣的發展脈絡,早在1879年,Wundt於萊比錫成立心理研究室,人們嘗試從科學實驗的角度進行研究,接著1886年,精神分析學派興起,Freud提出催眠、夢的解析、自由聯想等方式研究人類潛意識,而後1920年,行為學派強調對人類的瞭解需建立在可觀察的行為上,然而,這似乎無法去解釋人類自由意志的部分,於是在1950年,人本學派開始強調本質、自我實現與潛能,以及1960年,認知學派聚焦於信念、思考層次的研究,直到1970年,心理治療與靜心首次有所會合,歐美國家對於印度靈性與靜心展開一股潮流。

近年來,很熱門的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,讓我們不斷回到每一個當下,去覺察自己,同時也是一種禪、靜心的境界,超越二元對立,接納事實如其是的一種難以用言語描述的狀態。在這樣的過程裡,我們更可洗滌,以更清朗的覺知,觀照自我。

靜心冥想後的創作,經常也是與潛意識接觸的探索管道,當我們畫下了腦中的畫面,進而與畫對話,在表達性治療的連續系統(ETC)中,便同時經驗了感知─情感層級(Perceptual & Affective)與認知─象徵層級(Cognitive & Symbolic)。

透過清洗內在房間的冥想引導,大夥共同拜訪心中關於身體的、情緒的、思考的及心靈的房間,我們慢慢走進不同的房間,觀看裡面的樣子,用不同的感官經驗去感受,並進行清掃與整理,同時在這過程,覺察自己身心的各種變化。有位成員提到,當她走進關於情緒的房間時,莫名有種很想哭的感覺,於是,我們對應現實生活的討論,發現確實因著一些變動而在情緒上產生許多複雜的感受;亦有成員於內在房間看到一團灰濛濛似霧的畫面,回想起近日的生活作息,特別在睡眠的部分並不是那麼安穩,彷彿也是提醒著自己,需要開始關心內在過去積累的壓力與未曾釐清的感受。




我相信,清洗內在房間的冥想引導,一定還有許多色彩、畫面讓我們充滿疑惑,無論是否已經明瞭這些訊息,透過冥想中的整裡,先清洗近日內在的雜質,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走進房間,那些重複的訊息和感覺,便是我們可以更深入探究的入口。

最後,分享幾幅來自Kathy的作品讓大家欣賞,下次再來分享關於媒材使用的意涵。
圖片來源:http://danmala.com/gallerymain/flower/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